盤點2022年11月文化關鍵詞,包括:長江口二號古船、圓明園澹泊寧靜遺址考古、殷墟考古與甲骨文研究、“江口沉銀”考古、《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貳)》、“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新疆唐朝墩古城遺址、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貴州省水書文獻、第五屆中國雜技藝術節、第六屆中國戲曲文化周、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第3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第九屆烏鎮戲劇節、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藝苑尋珍──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名品”特展、2022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特展、第五屆中國潑彩畫雙年展、2022第四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2022湯顯祖戲劇節、臺北故宮文物破碎、清乾隆松石綠地抱月瓶、國家京劇院集體拜師、《脫口秀大會第五季》、金鐵霖、陸樹銘、李靖飛等入列。
11月21日清晨拍攝的“奮力”輪“懷抱”古船的畫面(無人機照片)。(來源:新華社)
11月21日凌晨0時40分,長江口橫沙水域見證了中國水下考古新的歷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的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噸的沉箱裝載著古船,經過近4個多小時水下持續提升后,在打撈工程船“奮力輪”中部月池緩緩露出水面,古船桅桿清晰可見,古船時隔150多年重見天日。25日,長江口二號古船被“奮力輪”帶入楊浦上海船廠舊址1號船塢,開啟文物保護與考古發掘新階段。>>>【進入策劃】
11月4日拍攝的“田字房”出土的部分文物。(來源:中新網)
近日,經過連續三年的發掘,圓明園澹泊寧靜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脊湃藛T已全部揭露出主體建筑“田字房”的建筑基址,并發掘出新的稻田遺跡。目前取得的考古成果厘清了“田字房”的形制和工程做法,發掘出建筑臺基及其外圍的虎皮石陡板、階條石、柱頂石、鋪地方磚、天井、排水溝、基槽底部地釘等文物或遺跡。在“田字房”以北,考古人員發掘出了新的稻田遺跡,發現了南北兩側的田埂。此前,考古人員以植物考古手段在稻田內發現了水稻植硅石。>>>【詳文】
洹北商城制骨作坊骨料坑H32局部堆積。國家文物局供圖(來源:中新網)
11月10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專題通報了河南安陽殷墟考古與甲骨文研究重要成果及新進展。據介紹,近期的考古工作系統揭示了洹北鑄銅、制骨、制陶手工業生產方式和“居葬合一”的族邑布局模式。發布會公布了殷墟遺址新發現宮殿宗廟區存在大型池苑、水道及相關建筑遺跡,介紹了殷墟外圍區域包括辛店鑄銅遺址、陶家營商代中期環壕聚落遺址、邵家棚商代晚期聚落遺址等多項新發現。>>>【進入策劃】
“榮世子寶”金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來源:新華社)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1月16日公布了位于四川彭山的江口明末戰場遺址的最新考古發掘成果:再次出水上萬件珍貴文物,明代榮王府的世子金印“榮世子寶”驚艷現世??脊殴ぷ髡咴谶z址南北兩側共1000平方米的發掘區內收獲頗豐:李自成授給張獻忠部使用的“永昌督理之印”銀印,成為佐證張獻忠“永昌大元帥金印”真偽的重要線索;源自明代吉王府的“欽賜崇德書院”銅印,也從長沙輾轉來到了四川。此外,還有大量張獻忠大西政權鑄造的銀錠、歷代兵器及錢幣等文物重見天日。>>>【詳文】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貳)》書影。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攝(來源:中新網)
11月25日,《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貳)》成果發布。本輯整理報告收錄了一篇長篇戰國竹書《參不韋》,主要內容是作為天帝使者的參不韋對夏代開國君主夏啟的訓誡,訓誡的核心內容是“五刑則”,即五則、五行、五音、五色、五味,從而指導夏啟設官建邦、修明刑罰、祭祀祝禱、治國理政。這篇竹書共124支簡,內容完整,總字數近3000字,這是繼清華簡《系年》《五紀》之后,整理公布的又一篇超百支簡的長篇竹書,是前所未見的先秦佚籍,對于研究先秦時期的思想、官制等具有重要意義。>>>【詳文】
航拍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水北鎮1000多畝生態茶園。趙春亮 攝(來源:中新網)
北京時間11月29日深夜,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居世界第一。>>>【進入策劃】
唐朝墩古城遺址。中新社發 安濤 攝(來源:中新網)
2022年新疆奇臺縣境內唐朝墩古城遺址野外考古發掘工作已全部結束。在基本厘清城址布局結構和年代序列的基礎上,清理出唐代至元代的各類遺址,包括帶有圍墻的院落遺址、浴場遺址、佛寺遺址、景教寺院遺址等,出土了大量的遺物,包括壁畫以及漢文、回鶻文等多種文字遺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考古發掘成果。>>>【詳文】
杭州復建德壽宮。郭其鈺 攝(來源:中新網)
歷經近兩年的修建,德壽宮遺址博物館在11月中下旬對公眾開放。位于浙江杭州的德壽宮遺址是南宋臨安城內一處重要的宮苑遺址,曾有宋高宗、宋孝宗等在此居住,宮殿與園林并置,是江南園林的集大成作。1984年德壽宮遺址首次被發現,先后經歷四次較大規模的考古發掘。2020年12月,德壽宮遺址博物館建設正式開工,依托考古遺址,采取了室內展示展陳、數字化展示、遺址模擬展示等手段,系統展示南宋歷史文化全貌。>>>【詳文】
水書文獻。黔南州檔案館供圖(來源:中新網)
由黔南州申報的“貴州省水書文獻”成功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填補了貴州省在《世界記憶亞太地區名錄》中的空白。中國水書文字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幾種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之一?!八畷墨I”是中國水族用本民族的象形文字和圖畫符號記錄,用水族語言、歌訣釋讀,由水書先生掌握和應用的原始信仰典籍,保存了豐富而古老的文化信息,對于研究人類早期文明的起源與形態,有著極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詳文】
第五屆中國雜技藝術節上演的《化·蝶》劇目。僧少琴 攝(來源:中新網)
11月8日晚,第五屆中國雜技藝術節在“中國雜技之鄉”河南省濮陽市開幕。本屆雜技藝術節將開展第十一屆中國雜技金菊獎全國雜技比賽、中國雜技對外交流圖片展等活動。中國雜技藝術節作為國家級雜技交流展示的平臺,是全國雜技藝術領域規格最高、影響最大、水準最高的藝術盛會,此前已成功舉辦了四屆。今年是濮陽第二次舉辦中國雜技藝術節。>>>【詳文】
第六屆中國戲曲文化周演出現場。組委會供圖(來源:中新網)
10日,第六屆中國戲曲文化周主場活動落幕。本屆戲曲文化周系列活動進行了21場演出直播,累計瀏覽量超900萬;相關話題視頻瀏覽量、閱讀量累計超過5000萬;全網總瀏覽量超過3億。結束在北京園博園等地的主場活動后,戲曲文化周將有更多常態化活動走進基層、社區(村)、校園等,繼續推廣普及戲曲藝術。>>>【詳文】
《長津湖》獲得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顒咏M委會供圖(來源:中新網)
11月12日,第3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落下帷幕,百余位電影人齊聚廈門,亮相紅毯及閉幕式頒獎典禮?!堕L津湖》被評為本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我和我的父輩》成功收獲評委會特別獎;陳凱歌、徐克、林超賢憑借《長津湖》獲評最佳導演;朱一龍、奚美娟分獲最佳男女主角殊榮。>>>【詳文】
《人世間》摘得“優秀電視劇”大獎。(來源:中新網)
11月6日,第31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頒獎典禮暨第14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閉幕式在湖南長沙舉行。繼日前的“政府獎”飛天獎之后,素有“觀眾獎”之稱的“金鷹獎”今年也將重要獎項幾乎全數授予了重大主題劇?!队X醒年代》《人世間》等電視劇收獲頗豐,2022年成為了重大主題電視劇當之無愧的豐收年。>>>【詳文】
11月25日晚,觀眾在烏鎮大劇院門前放飛氣球。烏鎮景區供圖(來源:中新網)
11月25日晚,第九屆烏鎮戲劇節在浙江嘉興烏鎮開幕。本屆戲劇節包含22部特邀劇目共63場演出,同時,兩千余場古鎮嘉年華、4個戲劇工作坊、10場朗讀會、11場小鎮“對話”將在烏鎮上演。觀眾可以在音樂、電影、舞蹈、展覽、潮玩、快閃、美食之中盡享藝術的奇妙之旅,于劇場之外擁抱戲劇人生。>>>【詳文】
金碧輝煌的木雕作品。呂明 攝(來源:中新網)
11月24日,第十六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在福建省莆田市工藝美術城開幕,展會為期4天。本屆藝博會以“匠心雕魂 品質生活”為主題,匯聚了海峽兩岸上萬件工藝精品,并同期舉辦3場評獎賽事活動,2場論壇活動,1場線上藝博會活動。>>>【詳文】
列支敦士登王室珍品。李志華 攝(來源:中新網)
今年11月9日至明年2月20日期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與世界聞名的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聯合舉辦“藝苑尋珍──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名品”特別展覽。該展覽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展后推出的首個特別展覽,也是其以歐洲藝術名作為主題的首個大型展覽,展覽突顯了香港故宮的愿景和使命——促進世界文明之間的對話,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詳文】
2022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在江西景德鎮開幕。李韻涵 攝(來源:中新網)
8日,2022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在“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鎮開幕,吸引了40多個客商團組、2000多家企業在線上線下參展。本屆瓷博會總展覽面積近3.8萬平方米,設餐具、茶具、酒具、咖啡具、文創瓷、商超瓷、酒店用瓷、陳設藝術瓷等專題展區。此外,有40多個客商團組、2000多家企業在線上線下參展,企業的數量超過往年。>>>【詳文】
“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李志華 攝(來源:中新網)
為慶祝香港視覺文化博物館M+開幕一周年,M+博物館首個特別展覽“草間彌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即將開幕。草間彌生為是次展覽最新創作的大型雕塑《南瓜》也將展出。本次展覽是這位日本知名現代藝術家在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舉行的最大回顧展,將展出逾200件藏品。>>>【詳文】
第五屆中國潑彩畫雙年展。劉海粟美術館 供圖(來源:中新網)
第五屆中國潑彩畫雙年展5日在劉海粟美術館拉開帷幕,各地潑彩畫藝術實踐者的最新創作匯集于此,展開了一場藝術的交流與碰撞。本次展覽代表性展出了劉海粟和侯北人兩位潑彩畫名家的力作。展覽共展出29位藝術家的70余件作品,特別關注深耕在潑彩畫領域的中堅力量以及新生代年輕畫家。>>>【詳文】
2019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戲劇活化石”撮泰吉表演。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組委會供圖(來源:中新網)
2022第四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如約而至,11月11日起,涼山西昌將因戲劇再度沸騰。十余種表演藝術門類、數十項豐富活動及精彩演出將在這里輪番亮相。本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將在“火空間”金鷹大劇院、《阿惹妞》實景劇場,“水空間”山海劇場、月劇場,“木空間”谷劇場、聽濤小劇場,三大展演空間同步進行演出,讓自然山水和人文藝術互相交融,合為一體,帶給觀眾別樣的戲劇氛圍。>>>【詳文】
昆曲·大提琴《牡丹亭》片段。撫州市委宣傳部供圖(來源:中新網)
入戲牡丹亭,尋夢文昌里。11月10日晚,2022湯顯祖戲劇節暨國際戲劇交流月在“才子之鄉”江西撫州啟幕?;顒油ㄟ^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再續“三翁對話”新故事,碰撞文化交流新火花。>>>【詳文】
3件近期曝出破損的文物:明朝弘治款嬌黃綠彩雙龍小碗”(左上)、“清朝康熙款暗龍白里小黃瓷碗”(下);“清朝乾隆青花花卉盤”(右上)。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11月8日在“立法院”證實,院內瓷器類文物歷年有359件修復紀錄,其中破損成碎片的文物至少250件,臺北故宮博物院正一件件比對、檢討,“兩個月內會給大家有所交代”。>>>【詳文】
清乾隆松石綠地抱月瓶。中新社記者 索有為 攝(來源:中新網)
香港邦瀚斯秋季拍賣即將開拍,絕跡市場十年的清乾隆松石綠地青花釉里紅海水云龍紋抱月瓶將在是次拍賣上重現“江湖”。據介紹,抱月瓶又名寶月瓶,因瓶腹像一輪滿月而得其名,歷史可追溯至宋、元期間,流行于西夏之陶制馬掛瓶,左右雙系,掛于馬鞍之側,甚具民族風情,及至明代方演變成擺設裝飾之用,清代康雍兩朝亦多有仿制。清乾隆御制之青花釉里紅龍紋抱月瓶本已珍罕,而其中又以松石綠地最為難得,目前已知僅存二例,此為其一。>>>【詳文】
拜師現場合影。國家京劇院供圖(來源:中新網)
國家京劇院11月9日在京舉辦“百日集訓”拜師活動,進一步挖掘劇院寶貴的藝術資源。此次集體拜師活動距離劇院上次舉辦大規模拜師已時隔61年。此次拜師活動中,劉習中、寇春華、李景德、李欣、卜棟根等11位京劇表演藝術家、演奏家、舞美設計師喜獲新弟子。18名學生深情鞠躬、真情致敬。>>>【詳文】
《脫口秀大會第五季》選手呼蘭奪冠瞬間。節目截圖
第五季11月16日開啟冠軍爭奪戰,通過兩輪比賽,決出本季“脫口秀大王”。霎時間,放眼屏幕內外,簡直是熱鬧非凡:慶祝選手呼蘭奪冠的歡呼與惋惜“鳥鳥是無冕之王”的慨嘆齊飛,“被屠榜的微博熱搜”共“五季以來首次跌破6的豆瓣評分”一色。至此,這檔堅挺五年屹立不倒的喜劇綜藝,又一次落下帷幕。>>>【詳文】
金鐵霖。中新社發 張宇 攝(來源:中新網)
中國著名聲樂教育家、中國音樂學院原院長金鐵霖,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1月15日11時2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在長期的民族聲樂教學實踐中,金鐵霖為探索和建立科學完整的中國民族聲樂教學體系和中國民族聲樂學派,培養和造就德才兼備的民族聲樂人才,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他創建的民族聲樂“七字標準”——“聲、情、字、味、表、養、象”,為民族聲樂人才的選拔、培養及民族聲樂比賽的評判奠定了客觀的標準。>>>【詳文】
陸樹銘飾演的關羽。94版《三國演義》視頻截圖(來源:中新網)
11月1日,94版電視劇《三國演義》中關羽的扮演者、演員陸樹銘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66歲。二十多年前,大型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播出,令主題歌“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成為一代觀眾耳熟能詳的旋律,與此同時,《三國演義》小說里描述的丹鳳眼、臥蠶眉,赤面長髯的關羽,在陸樹銘的出色演繹下令觀眾印象深刻,他也成了中國觀眾心中的現實版“關公”。>>>【詳文】
李靖飛飾演的張飛。圖片來源:94版《三國演義》視頻截圖(來源:中新網)
94版《三國演義》中張飛的扮演者李靖飛因病于11月24日晚去世,享年65歲?!拔夷搜嗳藦堃淼乱?誰敢與我決一死戰?”一聲怒喝聲如巨雷。小說中的張飛有勇有謀,“獨退曹家百萬兵”。在94版《三國演義》中,演員李靖飛很好地還原了這一幕。他扮演的張飛性格直爽,粗中有細,耿直中自帶英雄氣,成為影視劇中難以超越的經典角色。>>>【詳文】
編輯策劃:虞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