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sj4ji"></td>

  • <acronym id="sj4ji"></acronym><object id="sj4ji"><strong id="sj4ji"><xmp id="sj4ji"></xmp></strong></object>
    返回首頁 中華文化

    2022年文化年終策劃之文化大展

    2022年,我國各大博物館舉辦了諸多文化大展,系統地展示了我國文化領域取得的成就,包括館藏文物特展、考古新發現、修復項目成果展、中外文化交流等……如“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故宮“何以中國”展、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等都受到了廣泛關注。

    “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

    “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

    展覽現場。國家博物館供圖(來源:中新網)

      9月28日,“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從西周時期的克鼎,到20世紀90年代制作的紫禁城全景模型;從反映漢代喪葬文化的《伏羲女媧圖》軸,到體現18世紀社會風貌的 《乾隆南巡圖》;從張騫墓出土的封泥,到元代龍泉窯青釉刻劃纏枝牡丹紋鳳尾尊,前者見證絲綢之路的開拓,后者證實龍泉窯青瓷在元代海上絲綢之路扮演的重要角色……兩館拿出400余件文物精品,闡述中華文明的“和”文化、“合”理念。>>>詳文

    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

    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

    “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在國博舉辦。田雨昊 攝(來源:中新網)

      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9月29日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包含“薪火相傳 代代守護”“千古丹青 寰宇共寶”“創新轉化 無界之境”三大板塊,以圖像、文字、視頻、新媒體等多元展示手法,集中展示1700余件歷代繪畫精品的出版打樣稿檔案,涵蓋了從先秦到明清的歷代重要畫作,是國內藏品與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國繪畫珍品的一次集合匯聚,更是中國美術史發展歷程的生動寫照。>>>詳文

    國圖清宮“天祿琳瑯”修復項目成果展

    國圖清宮“天祿琳瑯”修復項目成果展

    國圖清宮“天祿琳瑯”修復項目成果展。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來源:中新網)

      由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國家典籍博物館)主辦的“妙手傳天祿 丹心鑒古今——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瑯’修復項目成果展”8月4日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四展廳拉開帷幕?!疤斓摿宅槨笔乔宕』实蹖⒒蕦m各處藏書中宋、金、元、明版舊書進行擇選后,掇之菁華置于昭仁殿的重要藏書。2013年,國家圖書館啟動“天祿琳瑯”珍貴古籍修復項目,歷時8年,精心修復了館藏損毀嚴重的300余冊“天祿琳瑯”藏書?!疤斓摿宅槨辈貢乔宕鷮m廷珍藏圖籍的精華與瑰寶,也是中國歷史上極具代表性的宮廷善本特藏。>>>詳文

    故宮大展“何以中國”

    故宮大展“何以中國”

    何尊(西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來源:文匯報)

      何尊、皿方罍、長信宮燈、金甌永固杯……國寶聚集的重磅展覽“何以中國”1月25日在故宮博物院亮相。展覽共展出珍貴文物130余件/套,上起石器時代,下至清代,包括石器、陶瓷、玉器、青銅器、金銀器、書畫、古籍善本、印章等類別(受展廳環境限制,大部分紙質和絲織類文物為復制品),包括何尊、長信宮燈、藏文《四部醫典》等聲名遠播的國寶重器。>>>詳文

    “照見天地心——中國書房的意與象”

    “照見天地心——中國書房的意與象”

    展覽現場。 盛佳鵬 攝(來源:中新網)

      “照見天地心——中國書房的意與象”展覽8月29日在故宮博物院開幕,8月30日至10月23日對觀眾開放。105件故宮藏精品文物和9件現當代藝術家作品,在午門展廳為觀眾帶來關于書房的實體及其所體現的中國文人精神世界。展覽以中國書房的意涵與物象為主題,旨在探討和闡釋中國書房的文化內核以及如何賦予“書房”這一意象以時代精神的問題。>>>詳文

    “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

    “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

    展覽現場。(來源:中新網)

      7月10日,“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期至10月9日。展覽分為11個主題單元,包含意大利26家國家級博物館的308套、共503件珍貴文物,其中部分文物此前從未在意大利境外展出過。 作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建館110周年館慶系列活動,以及中國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的重頭項目,“意大利之源——古羅馬文明展”將意大利26家國家級博物館的503件珍貴文物搬到了中國觀眾的面前。>>>詳文

    容曜丹青——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

    “容曜丹青——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1

    “容曜丹青——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在國博舉辦。(攝影:虞鷹)

      “容曜丹青——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正在國博舉辦。此次展覽是繼“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之后,國博再次從館藏精品中遴選出五十余件(套)明清肖像畫佳作,旨在持續展示明清時期中國肖像畫的藝術成就以及中國繪畫藝術的獨特魅力。展覽由“王室·名臣”“名士·文會”“閨閣·女容”三個單元構成,所選畫作題材涵蓋王室、名臣、名士、文會、閨閣、女容等多個方面,對于畫作功能意義的闡釋系統、多元、深入。>>>進入策劃

    東方吉金——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

    東方吉金——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

    蔡侯青銅鼎(蔡昭侯時期)。安徽壽縣蔡侯墓出土(攝影:虞鷹)

      7月26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共同主辦的“東方吉金——中韓日古代青銅器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展出中韓日三國國家博物館珍藏的青銅器類精品文物約50件(組),按照國別,展覽分為“中國古代青銅文化”“韓國古代青銅文化”“日本古代青銅文化”三個單元,通過中、韓、日三國各具特色的古代青銅器,呈現了三個國家各具特色的傳統文化、禮儀文明與科技、藝術成就,闡釋三國古代文化的悠久歷史與人文底蘊,以及三國之間廣泛密切的交流與互鑒。>>>策劃一】【策劃二】【策劃三

    積厚流廣——國家博物館考古成果展

    “積厚流廣——國家博物館考古成果展”

    迄今所見地球歷史上最大的駱駝——金遠洞巨副駝的骨架 余冠辰 攝(來源:中新網)

      今年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創建110周年,國博考古同樣走過百余年春秋。匯聚了炭化稻、青銅鼎、沉船出水外銷瓷、歷史上最大駱駝骨架等240余件考古出土代表性文物的“積厚流廣——國家博物館考古成果展”7月2日正式對公眾開放。展覽全方位展示國博考古的發展歷程,時間跨度大,展品數量豐富。>>>詳文

    片羽重輝——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

    “片羽重輝——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

    展出的二維面探測器X射線衍射儀。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來源:新華社)

      “片羽重輝——國家博物館文保成果展”8月10日開幕,全面展示國博百余年來文物保護成果。此次是國博首次舉辦全面展示文物保護成果的展覽。展廳里,一幅幅歷史圖片、一件件修復工具,還有文物和仿制品,按“業界先聲”“巧技天工”“斐然成章”“敏行致遠”“觀往知來”五個部分,系統梳理了國博百余年來在文物保護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展示了文保理念、技術的發展與進步。>>>詳文

    稻·源·啟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

    “稻·源·啟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1

    “稻·源·啟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現場。(攝影:虞鷹)

      “稻·源·啟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日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該展覽分為“那一個腳印”“那一群人”“那一粒米”“那一縷炊煙”“那一抹紅”“那一個時代”等六大主題章節,共展出“上山文化”早、中、晚三期文物近200件,包括最早的碳化稻米、最早的彩陶、最早的定居村落遺跡等“上山文化”重要標志性遺存。展示了人類稻作農業起源之初的社會、經濟與文化面貌,反映中國早期的定居村落及其社會生產與生活情況,呈現上山文化考古發現的重要意義。>>>進入策劃

    梅瀾芳華——梅蘭芳藝術人生展

    “梅瀾芳華——梅蘭芳藝術人生展”

    “梅瀾芳華”展覽現場。(來源:中新網)

      1月20日,“梅瀾芳華——梅蘭芳藝術人生展”在國博展出并對公眾開放。展覽分為“群英譜京韻”“梅秀出世家”“梅占百花魁”“梅馨綴玉軒”“梅香傳萬里”“梅骨傲風雪”“梅報萬物春”“梅韻展新聲”等8個單元,展出實物近400件(套),均是與梅蘭芳藝術生活的相關珍貴文物、文獻,此外還展出相關圖片近600張。>>>詳文

    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

    “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1

    青銅虎瑩(西周)。(攝影制圖:虞鷹)

      1月19日,為迎接壬寅虎年的到來,“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展覽從信仰禮制、歷史文化、藝術生活等方面系統展示虎的歷史、文化和與虎有關的節俗信仰,營造歡慶虎年新春的祥和氛圍,呈現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豐富的精神底蘊。>>>【策劃一】【策劃二

    “藝苑尋珍──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名品”特展

    列支敦士登王室珍品

    列支敦士登王室珍品。李志華 攝(來源:中新網)

      今年11月9日至明年2月20日期間,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與世界聞名的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聯合舉辦“藝苑尋珍──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名品”特別展覽。11月7日,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進行傳媒預覽活動,介紹展出的逾124件列支敦士登王室珍品。該展覽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開幕展后推出的首個特別展覽,也是其以歐洲藝術名作為主題的首個大型展覽,展覽突顯了香港故宮的愿景和使命——促進世界文明之間的對話,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的地位。圖為即將展出的列支敦士登王室收藏珍品。 >>>詳文

    五省十窯唐三彩產品聯展

    五省十窯唐三彩產品展

    “唐三彩器用展”展出唐三彩。韓章云 攝(來源:中新網)

      8月27日,“唐三彩窯產品比較展”和“唐三彩器用展”在河南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開幕。其中,“唐三彩窯產品比較展”是我國首次舉辦豫、冀、陜、晉、川五省十窯唐三彩產品聯展。此次在鄭州開展的“唐三彩窯產品比較展”,是國內首次匯聚上述五省十窯的唐三彩產品展,均為各個窯口三彩產品中的精粹。其中,面世較少的陜西東市窯、山西澤州窯、河北井陘窯唐三彩器物也在本次展覽中呈現。>>>詳文

    遼博“和合中國”展

    遼博“和合中國”展

    10月8日,“和合中國”展覽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韓宏 攝(來源:中新網)

      《北宋宋徽宗草書千字文卷》《明仇英清明上河圖》《明坤輿萬國全圖》等眾多國寶級文物10月8日齊聚遼寧省博物館“和合中國”展,以跨時空、跨地域、跨種類的方式詮釋“和合”二字。作為遼寧省博物館史上規模最大的特展,此次展覽展出“和合”文化有關文物、古籍400余件/組,其中一級文物88件/組,在遼寧省首次展出的文物197件/組,外借文物121件/組(177單件)。這是在“和合”文化主題下,各類有關文物的首次聚集展出。>>>詳文

    “盛世回歸——海外回流文物特展”

    “盛世回歸——海外回流文物特展”

    “盛世回歸——海外回流文物特展”現場。閔行區委宣傳部供圖(來源:中新網)

      9月26日,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與北京市圓明園、保利藝術博物館共同攜手打造的“盛世回歸——海外回流文物特展”在閔行區博物館臨展廳開展。該展覽展出清代圓明園海晏堂十二生肖之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馬首等五件青銅獸首,以及商周、春秋戰國、兩漢時期共40余件國寶級青銅重器。展覽將持續展出至12月18日。>>>詳文

    繁星盈天——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展

    繁星盈天——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展

    “繁星盈天——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展”。新華社記者 李安 攝

      9月1日晚,“繁星盈天-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展”在河南鄭州開展,人面魚紋彩陶盆、紅山文化玉豬龍、良渚紋玉琮、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銅人頭像等“國寶”集中亮相。本次展覽以“百年百大考古發現”為主線,通過中國百年來100處考古發現出土的代表性文物,集中展示中國考古百年發展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詳文

    “龢:音樂的力量——中國早期樂器文化”展

    “龢:音樂的力量——中國早期樂器文化”

    展覽展出文物天星觀2號墓編鐘。(來源:新華社) 

           5月18日,作為2022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主題展覽的“龢:音樂的力量——中國早期樂器文化”在湖北省博物館正式開幕,來自全國7個省(市)、15家文博機構的百余件(套)音樂文物集中亮相。展覽展期3個月。通過展示先秦時期的重要音樂文物,從樂器之“和”到制度之“和”、觀念之“和”,展現中國禮樂文明的形成與發展過程。>>>詳文】 

    共飲一江水——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

    “共飲一江水——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

    “共飲一江水——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開展。(來源:中新網)

      5月12日,“共飲一江水——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在位于福州的福建省博物院開展。本展覽分為“巴蜀并輝、群雄競華、多元一體、天下歸一”四個部分,展示了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的歷史光輝和璀璨成就。三星堆及金沙遺址文物吸引了眾人的眼球。>>>詳文

    “大道攸歸:五涼文化展”

    “大道攸歸:五涼文化展”

    甘肅省博物館推出“大道攸歸:五涼文化展”。馮志軍 攝(來源:中新網)

           漢代銅倉、魏晉武士傭……5月18日,“大道攸歸:五涼文化展”亮相甘肅省博物館。作為中國首次舉辦的“五涼文化展”,匯聚了中國7省區的青銅器、簡牘、鎮墓罐、畫像磚、造像塔等237件(組)文物,用考古新發現和最新研究成果,掀開“五涼”神秘面紗,不少文物都是首次向公眾展示。>>>詳文】 

    “璀璨星光——凌家灘文化展”

    “璀璨星光——凌家灘文化展”

    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鷹。中新社記者 張強 攝(來源:中新網)

      12月7日起,“璀璨星光——凌家灘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開展。凌家灘遺址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境內,是距今約5800年到53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中心聚落遺址。凌家灘文化與遼寧紅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并列為中國史前三大玉文化。本次展覽展出各類文物194件,包括玉器、陶器、石器等,是對凌家灘文化面貌、凌家灘與其他史前文化互動交流的一次全景式展示。>>>詳文

    編輯策劃:虞鷹

    亚洲日韩第一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精品天天做日日做_无码日韩人妻性色视频_公熄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 <td id="sj4ji"></td>

  • <acronym id="sj4ji"></acronym><object id="sj4ji"><strong id="sj4ji"><xmp id="sj4ji"></xmp></strong></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