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sj4ji"></td>

  • <acronym id="sj4ji"></acronym><object id="sj4ji"><strong id="sj4ji"><xmp id="sj4ji"></xmp></strong></object>
    繁體簡體

    廈門集美:書寫兩岸經貿融通的時代答卷

    華夏經緯網 > 兩岸 > 兩岸交流      2022-12-13 14:22:39

      東海之濱,杏林灣畔。位于福建廈門的集美臺商投資區成立于1992年,2003年與杏林臺商投資區合并發展,于今年12月迎來了設區30周年。30年來,集美、杏林臺商投資區肩負兩岸融合前沿陣地的使命與擔當,煥發兩岸經貿融合活力,書寫兩岸經貿融通的時代答卷。如今,1114家臺企嶄露頭角,促進產業互通發展形成生態圈;政府細致入微的金融及上市服務賦能臺企增資擴產,規上臺企年產值占全區規上工業產值1/3;5個臺青創業基地、多個臺青創新平臺,兩岸人才共創燃動創新引擎……

      30年間,集美、杏林臺商投資區發展澎湃不息,始終如一優化營商環境賦能臺商、臺企發展。作為全國唯一擁有2個國家級臺商投資區的行政區和省級兩岸融合發展縣域集成改革試點區,黨的十八大以來,集美臺商投資區踐行“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探索出一條“肩并肩、手拉手、面對面、心貼心”的兩岸經貿融通新路?;仡?0年的滄桑巨變,兩岸經貿融通的特寫畫面躍然眼前,兩岸人文情融、福祉惠融、家園和融的繁盛景象清晰可見。

    圖片

    杏林臺商投資區(林志杰/攝)

      企業“肩并肩”

      打造產業互通生態圈

      兩岸經貿融通路徑在于打造產業鏈、生態圈,形成產業互通良好氛圍,兩岸企業“肩并肩”,構建起便捷高效的經貿合作體系。

      11月18日,臺灣三陽工業集團與廈門海翼集團有限公司合資設立的廈門廈杏摩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廈杏摩托)舉辦公司成立30周年盛會。

      1992年,三陽工業集團帶著先進工業技術來廈,最早與廈門國有資產投資公司共同投資6000萬美元開設廈杏摩托車廠?!半m后來股東組成發生變化,但仍是當地廈企與臺企攜手同行?!惫究偨浝硎覅f理陳裔慶如是說。

      摩托車制造離不開許多專業零件配套供應,在公司號召下,18家摩托車配套臺企如全興工業、士林電機等來集投資,這些企業不僅為廈杏摩托提供完整供應鏈,也為集美區機械裝備產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如今,廈杏摩托車不斷升級換代,其輪胎來自廈門正新橡膠工業有限公司、機身車架件的鋼管材料來自于廈門市富全鋼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全鋼鐵)……這些坐落于同一個片區、擁有臺資基因的“鄰居”,都在集美區實現新發展。過去兩年,廈杏摩托車年增長率20%,產值25億元,今年1—11月,摩托車品類出口量排名全國第9,出口國覆蓋80余個國家和地區?!霸诩绤^工信局支持下,公司正謀劃8億元增資擴產計劃,用于改善倉儲及拓展研發?!标愐釕c表示。

      無獨有偶,20世紀80年代末,作為最早一批來集臺商,吳進忠創立了廈門來明眼鏡廠。面對配套短缺,他游說鏡片、金屬、樹脂等多家臺灣配套廠商來集,并向政府部門爭取將眼鏡產業作為區域發展重點產業之一,健全上中下游產業鏈,后來以此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廈門眼鏡產業,生產規模和技術躋身大陸乃至世界較高水平。

      以龍頭企業帶動產業和產業鏈延伸是集美區長期的戰略布局。為順應這一趨勢,集美區政協委員、富全鋼鐵二代接班人詹淑芳正思考如何發揮集美臺商集群力量,搭建兩岸企業生態圈。

      當前,集美區還依托集成改革創新兩岸產業交流合作機制,探索新業態發展方向,積極推動兩岸冷鏈物流、現代農業、文化創意、旅游、養老等產業合作,創建“海峽兩岸(廈門)直播電商產業合作園”和“集美集影視文創園”,建設兩岸鄉村振興合作基地等,集美兩岸產業合作平臺羽翼豐盈。

      無論是最早的合資設廠,還是到后來形成產業鏈協同發展,再到現在兩岸企業共建生態圈抱團發展,都是集美區30年如一日推動兩岸產業互通、培育兩岸經貿發展新機遇的累累碩果。

    圖片

    位于后溪的正新橡膠新車區已經投用,圖為整形車間(林志杰/攝)

      政企“手拉手”

      暢通轉型升級新思路

      兩岸經貿融通的引擎在于健全技改支持、金融服務、增資擴產等要素保障,政企“手拉手”推動臺企融入新發展格局,邁出了發展新步伐。

      15年前,詹淑芳、詹雅智姐妹倆作為臺企富全鋼鐵的二代接班人來集接管公司。富全鋼鐵是傳統工業,主要利用鋼鐵剪裁技術生產加工鋼卷、鋼板、鋼管等,如何管理企業、轉型升級曾是擺在這對年輕姐妹面前的難題。

      “政府看到企業的難題,并積極支持解決?!闭彩绶冀榻B,2015年起,集美區工信局聯合中國生產力中心開辦創二代班、企業領袖班、專題培訓班等。公司管理層在接受培訓后,不僅提升了管理水平,還開闊了視野、拓展了人脈。在集美區干事創業的氛圍以及政府關懷下,詹淑芳打消了原本外遷廠房的計劃,決定留“廈”來。近年來,公司團隊潛心研發,還與臺灣合作團隊開發金屬表面抗氧化處理新材料,有效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

      同時,面臨鋼材訂單多樣化的需求,富全鋼鐵還與集美區高校及第三方機構共同合作研發內部管理軟件,實現了降低鋼材損耗、高效管理。目前,該系統正持續升級優化,未來將在行業內推廣。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擁有的15所高校院所資源,集美區積極成立兩岸高校產業技術聯盟、高校臺籍專家智庫,為30余家臺企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促成產學研合作,形成企業與高校院所的良好互動。

      在政府引導下,富全鋼鐵發展“漸入佳境”,向上下游產業延伸,孵化出富鋼新材料科技公司、富利佳貿易公司、富鋼工貿公司,年產值達4.4億元。目前,公司正謀劃著增資擴產?!凹绤^融資擔保貸款利率低且方便,為我們解決了難題?!闭彩绶紴榧绤^貼心的金融服務點贊。

      為解企業融資之“渴”,集美區制定專門的擔保貼息政策,由集美區擔保公司提供擔保的臺企,可享受企業實繳利息20%的財政補貼,每年每家企業貼息總額最高可達20萬元,集美區財政局還在全省首創設立規模為1億元的“集美區臺商增信基金”等。通過拓寬臺商融資渠道,集美先后協助富鋼工貿、飛鵬工業等79家臺資企業獲得融資,提供信貸融資36.86億元,集美區擔保公司共為20家(次)臺企擔保2.45億元。

      眼下,詹淑芳還在集美區臺企上市聯盟的支持下優化上市方案。在臺企上市聯盟助力下,當前,集美共有3家臺資上市公司、1家臺資新三板企業,204家進入兩岸股交中心“臺資板”。

      從開班促進管理水平提升到引入高校資源孵化軟件,再到貼心金融、上市服務助企發展,富全鋼鐵的發展路徑是集美區全要素、全流程服務企業發展的縮影。

      30年來,在集美區的助力下,臺商投資區內多家“元老級”企業通過轉型升級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甚至實現上市發展——新凱復材料通過技術革新,生產的高性能碳纖維球拍占有全世界超1/4份額,碳纖維自行車架、碳纖維安全帽產能位居世界前列;宸展光電專注前沿科技物聯網,升級理念為科技注入人文暖色,于2020年在深交所上市;建霖集團升級數據化管理技術,打造“黑燈工廠”自動化生產,于2020年在上交所上市……集美區不斷賦能企業轉型蛻變,激蕩出臺企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

    圖片

    新凱公司網球拍生產線(林志杰/攝)

      青年“面對面”

      集智集力燃動創新引擎

      兩岸經貿融通離不開兩岸青年人才聯通,他們通過“面對面”交流,在智慧碰撞中激發創新動能。

      5年前,深耕創新的建霖集團公益性打造“匠仕創客空間”,為初創企業、在校大學生及兩岸青年提供專業化對接、精準資源導入、一對一創業幫扶服務,并定期舉辦比賽,打造促進青年交流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健康家居協同創新聯盟。

      隨著兩岸青年交流與實踐的深入,創新動能噴薄而出。該空間累計入駐企業、團隊205家,孵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家、孵化專利數133件,助力多家企業獲得集美創新創業啟動扶持資金。

      該空間的創新實踐為集美實施臺青聚融友好工程提供借鑒,集美區成立了“兩岸青年企業家協會聯盟”“集美臺青創基地聯盟”,舉辦兩岸青年創新創業論壇,扶持臺灣青年就業創業,打造了1個國家級臺青創基地、4個省級臺青創基地,培育“臺青集美創業”特色品牌,為臺青創業構筑廣闊舞臺。

      集美區是一塊創新的沃土,來廈33年的建霖集團一直深耕于此。從初創馳騁到敲鐘上市,建霖集團發揮本土化、人才化優勢,形成擁有幾千項專利的國家級創新企業?!皠撔率菄议L遠發展的關鍵詞,過去是‘中國制造’,未來是‘為中國制造’?!闭劶包h的二十大報告,建霖集團總裁陳岱樺思如泉涌。

      陳岱樺在集美區工作20余年,他認為,這里十分適合兩岸青年發展?!敖陙?,集美發展速度很快,教育、人文、配套生活圈都很完備?!? 陳岱樺還表示,如今,臺灣與廈門集美融合發展成型成勢,其子陳叡頡受此影響也在集美區創業。

      今年,年僅23歲的陳叡頡在集投資3000萬元創立了臺青創新創業項目——伍佳零生活文化(廈門)有限公司,該項目將打造成集預制菜實驗廚房、預制菜研究所、閩臺風味預制菜為一體的平臺,打造“廈門市民便當”,實現閩臺文化深度融合。

      以美食文化架起兩岸融合的橋梁,是集美促進兩岸青年交流的新嘗試。一直以來,集美用好“海峽論壇”平臺,支持兩岸民間交流,2020年來共舉辦兩岸書畫作品展、海峽論壇創意涂鴉、兩岸龍舟文化節等活動280場次,其中青年交流活動175場,舉辦兩岸研學活動接待研學學生141萬人次、臺灣青少年2.5萬人次,研學總部基地獲評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以創新為路、以文化為媒,30年來,集美持續搭建各式各樣的共享平臺,增強兩岸人才共創、人文交流的內驅力。

    圖片

      集美杏林灣

      兩岸“心貼心”

      共享惠融情融新發展

      兩岸經貿融通是系統性工程,背后呈現的是兩岸“心貼心”共發展,臺胞在集美區便利感、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的提升。

      臺企的發展壯大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臺胞來到集美就業創業,為了讓臺胞們在集美感受到“家的關懷”,集美區堅持“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構建溫馨周全的福祉保障、心靈契合的人文交流體系。

      臺胞的便利感隨著臺胞服務驛站的投用而增強。臺胞簡翰宇對辦稅綠色通道贊不絕口:“臺胞驛站與稅務局快速聯動,十分鐘內就能全部辦妥?!背k稅業務外,臺胞驛站還推出26項“一件事一次辦”套餐,提供“無障礙式”幫代辦服務,開設“智慧兩岸”服務窗口等,共計服務臺胞5220人次。

      臺胞的安全感隨著臺胞警務服務站的建立而提升。在20分鐘內就能完成臺胞居住證換證手續,讓扎根集美20年的老江感到詫異:“早年辦理居住證需到港澳去辦理,來回至少兩天,現在家門口就能辦,整套流程快捷、放心!”如今,臺胞證、居住證等多個警務事項可在服務站“一站辦理”,還建立涉臺檢察聯絡室、人民調解委員會、法律服務工作站等,2020年以來調解涉臺糾紛45起,提供法律服務100余次。

      臺胞的獲得感隨著不斷完善的臺胞就學就業、居住生活、職業技能認證等措施而躍升。臺胞社工服務中心服務515人次,完成11名臺胞技術士等級證書認定,830名臺胞參加醫社保。為解決臺胞兩岸匯薪問題,推出首個線上兩岸薪資匯出產品“薪速匯”?!霸瓉砼茔y行準備材料很麻煩,現在匯款回去就簡單多了?!蹦壳啊靶剿賲R”累計辦理1078筆7858萬元。

      臺胞的幸福感則通過踐行志愿服務、共建和諧社區來實現?!霸诩拦ぷ鞯呐_胞們很感恩在這享受到的優惠政策,希望在工作之余發揮臺灣志工精神回饋集美?!痹诶钣汝虪款^下,成立福建首支由臺胞組成的苔·芯志愿服務隊,定期慰問老人、困難戶、殘障人士等,引入臺灣先進社區營造模式推動社會治理,同時,海芋志愿服務隊也建立起來,為社區傳遞關愛。

      2022年7月,“共同家園·共同記憶——閩臺關系檔案文獻展”在集美開展;8月,“臺商記憶館”啟動項目建設前期工作……一系列“臺”元素與集美深度融合,讓兩岸同胞心靈更契合。當前,集美常住臺胞5000余人,臺青創團隊530支1203人,省、市級臺灣人才27名,臺胞在集美幸福工作生活,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

      碧水悠悠牽兩岸,鄉音裊裊動人心。集美臺商投資區發展30年來,集美區儼然已成為臺商投資福地、臺青創業熱土、臺胞幸福生活的家園。集美區聚焦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第一站”,闖出一條促進兩岸經貿融通促進臺胞交融的新路。在集美臺商投資區成立30周年之際,集美區將繼續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續寫兩岸融合“通、惠、情”新篇章。(顏祥子 記者 鐘瑜)

      來源:中國商報



    責任編輯:李欣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thedunesgolfclub.com

       

    亚洲日韩第一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精品天天做日日做_无码日韩人妻性色视频_公熄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 <td id="sj4ji"></td>

  • <acronym id="sj4ji"></acronym><object id="sj4ji"><strong id="sj4ji"><xmp id="sj4ji"></xmp></strong></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