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朱穗怡
民進黨當局“甩鍋”的功夫堪稱“一流”。
最近臺灣地區有不少出口到大陸的產品因沒有按規定完成重新注冊而被大陸方面暫停進口。民進黨當局竟然指責大陸方面“制造貿易障礙,對臺灣食品企業注冊采取不公平歧視待遇”,還說要去世貿組織申訴。如果臺灣方面真的要到世貿組織告狀,必自取其辱。因為要求進口到大陸的產品完成重新注冊并不是針對臺灣的,適用于所有國家和地區,而且大陸根據世貿組織有關規則進行了通報。如此又怎能說是“制造障礙”、“歧視待遇”呢?反倒是民進黨當局“逢中必反”的畸形思維作祟,自己沒有認真輔導和監督島內相關企業完成重新注冊,企圖把責任推卸給大陸方面,不愧是“甩鍋俠”。
早在去年4月,大陸就已經發布了《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規定》,自今年1月1日起實施。該規定優化了注冊程式,對不同類別境外生產企業實施分類管理,明確了企業主體責任和所在地主管部門監管責任,也有利于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而且相關規定適用于所有國家和地區向大陸境內出口食品的生產、加工、貯存企業的注冊管理。大陸相關主管部門已通過既有聯系渠道向臺灣通報有關事項和要求,并按照有關規定處理臺灣輸大陸食品生產企業注冊。已按要求更新注冊資訊并審核通過的臺灣企業一直對大陸保持正常出口。
由此可見,這其中的道理很簡單:只要完成重新注冊、通過審查,便可像往常一樣出口到大陸。若企業提交的信息不符合要求,大陸方面已告知具體原因,并將相關企業補充提交注冊信息的期限由今年6月30日延長至8月31日。從去年4月公布相關規定至今年8月,其間一共20個月,大陸方面給予企業完成重新注冊的時間相當充分。臺灣指責“大陸搞突襲”、“無預警禁止進口”,根本就是毫無道理。
據悉,日本收到中方關于《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規定》后,去年已公開協助企業進行重新注冊,因此沒有受到沖擊。而島內一些注冊成功的企業的產品進口到大陸也如往常一樣正常。有完成注冊的島內企業表示,就是照著流程走,先下載官方表格,接著依內容對工廠所在地、品項原料、設備、水流動向等問題如實填寫,再送件審查,審查通過后,出口一如以往。
出口商品需要完成重新注冊是正常的商業流程。大陸相關規定于法有據、公開透明,符合國際規則和通行做法,充分考慮了貿易便利化原則。臺當局“惡人先告狀”,只會暴露自己的無知和愚昧。
尤其這一年來,民進黨只顧搞選舉、搞意識形態,漠視民生福祉,如今出了事,島內一些企業產品無法出口大陸,才驚覺大事不好,但第一時間不是彌補過失、幫助業者完成注冊,而是把矛頭指向大陸、推卸責任。這樣的“執政黨”難怪在地方選舉中大敗。(大公網)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thedunesgolf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