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苦訴說,疑因干旱無雨,造成玉米發育不良、缺株嚴重。(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民意代表賴惠員20日邀集臺南農改場、臺“農糧署”南區分署、臺南市政府等單位會勘學甲、鹽水及下營區硬質玉米的農損情形,臺南農民苦訴說,疑因干旱無雨,造成玉米發育不良、缺株嚴重,預估減產4成以上,最后收入恐怕只能打平栽種成本,盼得到天然災害救助。臺南農改場副場長陳昱初表示,近來接獲許多農友反映類似問題,不過整體受損程度,還是要等這波寒流過后才能了解。
學甲區農會理事李三陽提到,宅港里多數田區位處急水溪旁的行水區,即使種植如硬質玉米的雜糧作物,仍無法申請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劃的獎勵金;此外,種硬質玉米還受汛期限制,必須等到汛期結束(10月15日后)才能栽種,但偏偏今年汛期后持續沒下雨,若能提早種,讓一點雨水滋潤,或許就不會有這種情形。
農民盼獲天然災害救助,不過農政單位人員預估,目前臺南硬質玉米農損面積約10%,沒有到災害救助標準。臺南市府農業局農務科長許文耀說,最近寒流來襲,如果有發生倒伏情況,可能農損面積會增加,所以預計2周過后,會再跟相關單位前往現勘了解。(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thedunesgolf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