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sj4ji"></td>

  • <acronym id="sj4ji"></acronym><object id="sj4ji"><strong id="sj4ji"><xmp id="sj4ji"></xmp></strong></object>
    繁體簡體

    2023看中國|金融貿易政策展望——企穩回升 穩步走強

    華夏經緯網 > 新聞 > 熱點聚焦      2023-09-13 00:56:23

    440639

    【華夏經緯網綜合媒體報道】中國人民銀行9月11日公布的金融統計數據顯示,8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36萬億元,同比多增868億元。8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3.1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6316億元。8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6.93萬億元,同比增長10.6%。

    業內人士認為,8月金融數據企穩回升,與政策層面的有力支持密不可分。展望未來,伴隨政策加力提效及經濟內生動力修復,金融數據有望穩步走強。

    1e30e924b899a901a8ee5bdf958c76770308f522.webp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行:上半年金融數據回升明顯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情況。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上半年金融數據回升明顯,亮點較多,宏觀經濟運行也整體呈現回升向好態勢。

    上半年,金融支持基建投資繼續發揮支撐作用。6月末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5.8%,有力支持重大項目建設穩步推進。7399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資金支付使用比例已超過70%。

    上半年,居民貸款合理增長、成本穩中有降,助力消費穩步恢復。上半年個人短期消費貸款新增3009億元,同比多增4019億元。6月個人住房貸款利率為4.11%,同比下降0.51個百分點。居民大宗消費需求不斷釋放,線上消費較快增長,服務消費繼續回暖。

    上半年,金融強化對民營小微、制造業等重點領域的精準支持。6月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6.1%;投向制造業的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增長40.3%。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從長遠趨勢看,經濟整體在向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轉變??萍紕撔聞恿Σ粩嘣鰪?,綠色轉型穩步推進,消費市場逐步回暖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正不斷積累,這也是經濟結構性調整的好時機。

    024f78f0f736afc3f2f762543a0097c8b7451229.webp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從上半年金融數據看實體經濟發展

    【企業信心恢復 基礎設施投資穩步增長】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呈現恢復態勢,但基礎仍不牢固,尤其是4月份以來,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面對壓力我國如何穩增長?政策又將如何穩經濟大盤?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告訴記者,梳理各項數據,他發現,上半年金融繼續拉動基建投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在穩步推進。上半年地方債發行進度過半,重點支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等建設,6月末基礎設施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5.8%;7399億元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的資金支付使用比例已超過70%。資金支持下,前5個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7.5%,總體保持較快增長,6月建筑業PMI也保持在了55%以上的較高區間。

    溫彬:基礎設施也是今年穩增長的一個重要抓手,隨著地方政府專項債的發行,銀行也是加大了配套資金支持力度,所以我們看到整個基礎設施是重要的一個投放領域。

    除了金融拉動基礎設施投資增長,上半年企業中長期貸款的逆勢增長更值得關注。這表明隨著宏觀經濟持續向好,企業信貸需求強勁,企業家對未來發展信心增強。

    溫彬:從上半年來看,我們信貸的增長還是比較大的,中長期貸款我們看到藍色的這部分,明顯是信貸投放的主力,特別是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增長還是比較快,這個也反映出企業對未來的信心,加大了中長期投資,這個對于當前穩增長、為下個階段繼續保持企穩回升態勢奠定了基礎。

    董希淼:人民幣貸款新增15.73萬億,接近85%是來自企事業單位貸款的投放,其中主要來自企事業單位的中長期貸款,這個給我留下印象是非常深刻的。隨著政策的落地實施,企事業單位信心和預期恢復,融資需求在修復。

    專家認為,前期推出的政策舉措正在發揮效應,下半年,應對超預期挑戰和變化,我國貨幣政策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間,確保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上半年貨幣總量夠 實體經濟得到有力支持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長期跟蹤研究宏觀金融數據。上半年,人民銀行降準0.25個百分點,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15.73萬億元。在他看來,這兩個數據都體現出上半年貨幣投放的一大特點:總量夠,這既意味著金融可以更好滿足實體經濟的需要,也意味著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管濤:這張圖反映市場利率和基準利率。這張圖展示出,去年底開始特別是今年上半年,市場利率是圍繞七天逆回購利率上下波動,顯示央行對市場流動性的管理,既滿足了合理需要,同時防止資金價格大起大落。

    而貸款價格則是企業和居民更為關心的。上半年,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96%,比上年同期繼續下降,為歷史較低水平。而居民貸款方面,6月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也下降至4.11%。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繼續穩中有降,金融對經濟的支持持續加強。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溫彬:金融更加重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包括在6月份實施了降息,同時有助于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提振我們的市場主體的信心。

    招聯首席研究員 董希淼:在加大對實體經濟信貸投放的同時,也推動整個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無論是整個企業的平均貸款利率,還是個人消費信貸利率都呈現了下降的趨勢。

    上半年資金持續流向重點領域薄弱環節

    今年上半年,資金都流向了哪里?哪些領域得到了重點支持?

    梳理上半年信貸結構資金走向,我們發現,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基礎設施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是資金重點流向的領域。6月末,投向制造業的中長期貸款余額同比就增長了40.3%,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也增長26.1%;“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貸款余額連續14個月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

    管濤:這個藍線是人民幣貸款余額的平均增速,涉農、普惠金融、普惠小微、綠色貸款的余額增速都是遠遠高于人民幣貸款的平均增速。

    溫彬:重點領域來看就是加大對制造業的這樣一個信貸的支持,特別是在鼓勵支持我們的制造業,加大投資增長還是非常的明顯和顯著的。

    資金是如何做到定向支持、精準滴灌的?專家告訴記者,打開貨幣政策工具箱,科技創新、碳減排、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設備更新改造再貸款等多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正是確保資金能定向流向需要支持的領域?!熬劢怪攸c、合理適度、有進有退”是這些工具的特點。

    管濤:結構性貨幣金融工具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精準滴灌、定向支持,比方說我們設備更新改造貸款,不但有額度支持,同時還要求這個項下的貸款利率是比較優惠的,不到2%,同時還有財政貼息的手段,這個是通過總量控制很難實現的。

    董希淼:目前央行創設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一共有17個,所以17個結構性貨幣政策預計到今年上半年總量達到7萬億左右,占整個央行的資產16%左右。

    僅一季度,我國結構性貨幣金融工具的余額就新增了3754億元,相當于同期中國人民銀行基礎貨幣投放新增的120%。專家告訴記者,在定向資金持續滴灌下,我國科技創新動力不斷增強,綠色轉型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正不斷積累。

    b3fb43166d224f4a7baf34b8af58565e9922d1a7.webp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各部門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政策效果顯現

    專家表示,8月以來,財稅、金融、房地產等領域政策加快落地實施,有力提振了市場預期,穩定了市場信心。8月,金融數據企穩回升,政策效果正不斷顯現。

    專家表示,8月,金融數據企穩回升,與政策層面加快調整、有力支持密不可分。8月,年內第二次降息落地,且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調降幅度較大,帶動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再度下調10個基點。

    此外,各部門協同發力,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明顯加大了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印花稅、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先后出臺,房地產政策調整優化政策落地等,都有力提振了市場預期,穩定了市場信心。

    政策作用下,8月制造業PMI繼續回升,進出口降幅明顯收斂,物價觸底反彈,旅游出行消費加速釋放,房地產市場也呈現改善跡象。專家表示,隨著政策效應持續釋放,經濟基本面向好與貸款走勢較好形成呼應。

    《2023中國金融政策報告》發布:“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金融之路”

    5月20日,2023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在北京開幕,論壇以“堅定信心,高質量金融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會上,《2023中國金融政策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重磅發布。

    今年的《報告》以“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金融之路”為主題,從多個層面探討了我國金融業在探索新時代中國特色金融道路上的新內涵、新要求和新職責,并提出了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宏觀調控體系、健全資本市場功能、加快金融科技賦能等6項重點工作。

    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金融之路到底是什么?

    《報告》認為,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內容:一是統籌好金融與經濟的關系,金融業始終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統籌好金融需求和供給平衡,在滿足市場有效金融需求的同時,著力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三是統籌好開放和穩定的關系,以高水平制度型金融開放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穩外貿、穩外資、穩外匯,并最終穩經濟;四是統籌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強化底線思維,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維護國家政治經濟安全。

    以這四點為標準,《報告》認為2022年我國金融業各項工作都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如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構建有中國特色的服務實體經濟的宏觀調控體系,發揮貨幣政策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2022年,央行使用降準、降息、差別化信貸政策以及調節宏觀審慎系數等一系列政策工具,引導金融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還設立了科技創新、普惠養老和設備更新改造等專項再貸款,發揮創新型貨幣政策工具精準滴灌的獨特優勢。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改革,促進金融高質量發展,構建銀行信貸、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風險投資等全方位、多層次金融體系。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為10.64萬億元,2022年共有357家科技創新企業通過注冊制登陸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實現融資4481.58億元,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完善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2022年相關部門出臺了《金融穩定法(草案征求意見稿)》《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系統重要性保險公司評估辦法(征求意見稿)》等多部重要的法規文件,金融法律制度不斷完善。加快監管大數據平臺推廣應用,提升監管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在“打造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統籌發展和安全,切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方面,也取得了諸多成效。房地產領域債務風險妥善處置,金融政策發出包括銀行信貸、債券融資、股權融資等在內的三支箭,積極穩定市場;同時有序推進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化解和處置,2020年至2022年,新增5500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用于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

    六項工作:探索新時代中國特色金融道路的新職責是什么?】有成效也有挑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性難以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秷蟾妗氛J為,從金融視角看,當前我們經濟運行的外部環境面臨著高度不確定性,可以概括為兩個兩難困境。其一是發達國家再次面臨著物價穩定和金融穩定的兩難選擇;其二是美歐中心國家和外圍發展中國家不平衡的問題更加突出。

    “從國內經濟形勢出發,我們要辯證地全面看到,短期我國經濟復蘇面臨一些挑戰。4月28日政治局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好轉主要是恢復性的,內生動力還不強,需求仍然不足,經濟轉型升級面臨新的阻力。但是我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趨勢沒有改變?!倍≈窘苷f。

    202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開局之年,是落實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深化金融監管體制改革的開局之年。

    “這些都意味著我國金融業在探索新時代中國特色金融道路上有新的內涵、新的要求和新的職責。面對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和開放的任務,《報告》課題組認為有以下幾項重點工作?!?丁志杰說。

    一是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宏觀調控體系。新時代的貨幣政策要強調精準有力,要做到兩個保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這是統籌好就業穩定、物價穩定和金融穩定關系的關鍵。二是加強和完善有中國特色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三是健全資本市場功能。四是加快金融科技賦能。五是完善綠色金融體系。六是擴大高水平金融開放,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進一步提高我國外匯和金融市場開放和準入程度,構建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融資環境。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新網、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經濟參考報、北京日報)


    責任編輯:侯哲
    熱門評論
    大陸新聞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65669841-817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3 By www.thedunesgolfclub.com

       

    亚洲日韩第一视频在线观看_久久精品天天做日日做_无码日韩人妻性色视频_公熄毛片在线免费视频
  • <td id="sj4ji"></td>

  • <acronym id="sj4ji"></acronym><object id="sj4ji"><strong id="sj4ji"><xmp id="sj4ji"></xmp></strong></object>